特朗普政府实施的高关税政策显著改变了全球税收和贸易格局,迫使跨国企业(MNCs)重新审视并调整其转让定价(TP)政策。关税本质上是一种额外的成本负担,可能侵蚀企业利润——尤其是那些无法将成本转嫁给终端客户的公司。
这一变化促使企业重新评估不同辖区关联方之间的利润分配方式,因为传统的转让定价模型可能已无法满足当下营商环境的需求。
简化案例
假设:两家关联公司之间有一项交易:一家新加坡公司(总公司)和其在美国的关联公司(当地分销公司)。由于两家公司属于同一集团,其交易必须遵循“独立交易原则”,即交易定价应与非关联方在相同条件下的定价相一致。在上述的情景中,假设新加坡的总公司向美国的分销公司销售商品(后者在转让定价意义上可定义为有限风险分销商(LRD))。根据转让定价研究,美国的分销公司应获得6%的常规利润。
情景1:关税提高前
终端客户价格 | 进口价格 | 关税税率 | 关税成本 | 其他运营费用 | 总成本 | 利润 | 利润率 |
$1,000 | $900 | 0% | $0 | $40 | $940 | $60 | 6% |
关税增长对转让定价的影响
若关税升至10%,而终端价格因市场限制保持不变,美国分销公司的利润率将大幅缩水,甚至出现亏损。
情景2:关税提高后
终端客户价格 | 进口价格 | 关税税率 | 关税成本 | 其他运营费用 | 总成本 | 利润 | 利润率 |
$1,000 | $900 | 10% | $90 | $40 | $1030 | -$30 | -3% |
如上表所示,关税上调后出现亏损, 从盈利降至亏损-3%。目前公司转让定价模型的核心逻辑是有限风险分销商(即本案例中的美国分销公司)需要获取稳定的正利润,但该结果并不符合合规要求。该结果体现了一种公司转让定价政策与实操层面的背道而驰,也因此会衍生出的合规问题、审计风险问题、以及财务的可持续性问题。
调整转让定价策略以应对关税影响
为确保转让定价政策合理且符合监管预期,企业需调整定价模型。核心问题在于谁应承担额外的关税成本?
额外成本是否应排除在利润率计算之外?
- 转让定价原则基于独立企业之间在类似情况下的交易行为。若其中一方面临关税突然上涨,
通常会重新协商定价而非全额吸收成本。 - 简单将关税成本排除在利润率计算之外并不可行,因其不符合实际市场行为。独立第三方之间的交易表明,企业通常会调整定价结构或协商成本分摊以应对关税上涨。
- 忽视这些成本不仅会偏离税务机关的预期,也与现实商业实践相矛盾。因此,企业需探索合理
的成本分摊机制,以体现独立交易原则。 - 关税影响的分摊将成为跨国企业的关键考量。尽管分摊无法完全消除关税影响,但对关联各方
均有利。
独立分销商会如何应对?
- 美国的独立分销商不会自愿承担全部关税影响,而是会要求供应商重新谈判条款。
- 第三方分销商的反应取决于议价能力、市场竞争和产品需求弹性等因素。
- 完全独立的分销商可能要求供应商降低采购价,或将部分成本转嫁给终端客户。若价格调整不可行,供应商可能需要分担部分成本以维持业务关系。
基准定位分析与调整
- 就新增的成本费用,通过基准定位分析,针对实际市场数据,企业可设定符合类似市场公允价格区间的合理利润率。
- 鉴于关税负担,企业可能需调整转让定价模型,使执行常规职能的一方(如上述案例中的美国分销商)维持略低但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的利润水平。
- 多数情况下,主体公司(即承担较多功能和风险的一方,即上述案例中的新加坡公司)可能需要降低对美国分销商的售价,以确保整体转让定价模型与独立第三方交易一致。
例如,如下调整后的结果所示:
基础案例 - 无关税 | 征收关税但未调整转让定价政策 | 征收关税并调整转让定价政策 | |
美国 - 有限风险分销商 | |||
销售额 (A) | 1,000 | 1,000 | 1,000 |
采购成本 (B) | 900 | 900 | 835 |
10% 关税 (C) = (B) x 10% | - | 90 | 84 |
销售及管理费用 (D) | 40 | 40 | 40 |
利润 (E) = (A) - (B) - (C) - (D) | 60 | -30 | 41 |
利润率 (F) = (E)/(A) | 6.00% | -3.00% | 4.15% |
基础案例 - 无关税 | 征收关税但未调整转让定价政策 | 征收关税并调整转让定价政策 | |
新加坡 – 总公司 | |||
销售额 (A) | 900 | 900 | 835 |
采购成本 (B) | 700 | 700 | 700 |
销售及管理费用 (C) | 65 | 65 | 65 |
利润 (D) = (A) - (B) - (C) | 135 | 135 | 70 |
利润率 (E) = (D)/(A) | 15.00% | 15.00% | 8.38% |
财务和税务领导者的战略考量
鉴于不断变化的贸易动态和日益增加的关税风险,财务和税务专业人员必须主动评估其公司间安排。以下是需要重新评估和采取行动的几个关键领域:
重新评估功能和风险分配
- 重新评估关税影响如何影响相关实体之间功能、资产和风险的分配。确保当前的分配方式符合经济实质和当下营商环境。
更新基准定位分析和市场分析
- 验证现有基准定位分析的持续适用性。考虑在类似经济压力下,第三方行为是否仍然符合您的公司间定价框架。
改进公司间定价方法
- 调整定价模型和政策,以适应关税带来的增量成本。这可能包括重新审视利润分配或确定修订后的独立交易价格区间。
更新公司间协议和支持性文件
- 修改法律协议,明确定义关税成本的分配方式,并确保同期资料支持更新后的交易安排并符合独立交易原则。
将变化付诸实施
- 在相关系统中实施新的定价和合同条款,并建立流程来监控合规性和绩效。
建立持续审查框架
- 建立定期审查流程,以适应持续的政策变化、供应链变化和不断发展的审计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