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迅速发展,在社会各个领域影响日益突出,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更是直接促使大量互联网相关企业的涌现。

在行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由于互联网行业的竞争程度、商业模式、业绩压力等因素导致互联网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相对复杂,从而增加了审计风险。为此,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一方面要高度关注被审计单位的舞弊动机和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以提高对被审计单位重大错报风险识别的精准性;另一方面,要通过实地调查、信息技术、数据分析等关键审计技术验证被审计单位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客户流量以及业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本文将归纳总结互联网企业审计的风险特征,阐述风险识别要点并理清审计中的风险应对策略。

 

信息技术的发展打破了原有业务在地域、时间上的限制,使得互联网商业模式在网络游戏、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线上教育和新媒体等领域不断发展。当下,互联网的创新商业模式主要以用户免费模式或通过提供接近免费的产品和服务快速打开市场,吸引大量的用户,然后再通过流量获取收益。

依托互联网技术,商家与顾客的线下交易逐步变为交易平台、第三方支付工具和物流系统之间的分工协作,交易处理时间大大降低,重新构建了传统交易方式下创造价值的交易逻辑。

在该模式下,互联网企业对信息系统更为依赖、销售渠道以互联网为主,交易频繁但客单价低,交易电子化即业务数据、财务数据基本来源于信息系统。

因此,需要重点关注IT运算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从而对互联网企业审计工作中的风险识别和应对提出了新的挑战。

 

互联网企业的审计需要充分考虑互联网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因素,采用风险导向审计,充分考虑被审计单位在整个经营管理环境、内部控制等方面的因素,充分评价企业在整个经营中的风险、风险防范以及采取的相应措施。

 

在风险导向审计下,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注册会计师在预期的审计风险水平下,检查风险的高低,取决于被审计单位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和评估,若重大错报风险高,注册会计师必须降低检查风险,以确保审计风险在可接受水平之内。而互联网企业审计的风险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01

互联网企业的经营风险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重大错报风险

很多互联网企业在创业期,往往是抓住了某一市场热点,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起来,这导致互联网企业的生命周期短于传统行业。互联网企业需要拥有足够的信息技术和创新意识来抓住转瞬即逝的市场机会,因此在企业中,创新和研发人员的占比较高,人力资源成本占比往往也比较高。

 

然而,一旦企业因商业模式未充分获得投资者的赏识,不能持续融资,就难以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进行技术研发。由此可知,互联网企业一旦资金链断裂,很容易倒闭破产。

 

此外,互联网企业需要对技术前景进行有效预测。一旦互联网企业不能够对未来的技术进行前瞻性预测,就很容易在竞争中被淘汰,这也使得互联网企业的技术升级风险较高。

 

由于互联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经营风险天生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

 

02

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形式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重大错报风险

当下,互联网的创新商业模式主要是以用户免费模式(补贴模式)或通过提供接近免费的产品或服务快速打开市场,吸引大量的用户,然后再通过流量获取收益(如广告)。

 

这种情况下,互联网企业通常只关心用户流量,并不关心用户的粘性,为了保持一定的活跃用户,互联网企业会依据足够多的活跃用户数去进行下一轮的股权融资,再进行补贴获取大量的用户,如此循环。

 

在这种商业模式下,投资者更多追求的是交易机会带来的变现能力,而不是企业的正常盈利能力,从而使得管理层为了迎合投资者的交易动机,有可能通过粉饰报表的方式增加公司的估值,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

 

03

产品或服务更新迭代更快,高研发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重大错报风险
 

为了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互联网企业产品或服务需不断迭代更新,使得新的产品或服务的研究开发活动会一直延续,从而导致互联网企业的研发费用占比较高。

 

而互联网行业由于需求瞬息万变,通常情况下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较难区分,因此,导致互联网企业研发支出核算不准确,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重大错报风险。

 

04

交易方式多样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收入和成本费用完整性的重大错报风险

通常情况下,互联网企业业务模式多样化、结算方式不一、业绩波动普遍、合作模式较灵活等特点。比如,面对终端客户的个人交易或撮合互联网企业,由于终端客户存在无需开具发票的情形,而上游企业通常会按照总额法开具发票给互联网公司。此时,互联网企业为了降低税负,可能会形成账外收入。

 

此外,互联网企业的人工成本很高,为了降低个人所得税税负,通常会用一些发票顶替,或者用账外收入支付,导致人工成本不实或逃漏个税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收入和成本费用完整性的重大错报风险。

 

05

实时动态的数字化支付手段、交易数据海量且收入确认依赖系统增加了检查风险
 

传统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主要是通过现金或银行转账来完成支付,支付记录主要是银行流水,审计证据较易查找且可靠性较高。但互联网经济的收付活动主要依托虚拟平台或第三方平台,而第三方平台的内部控制可能较不规范。

 

同时,互联网企业的业务数据主要依赖于互联网平台进行输入和输出,会带来海量的数据,且双方依赖系统中统计的业务数据(如实际点击量、实际消费量等)结算收入,注册会计师可能受限于海量数据处理的复杂性以及对信息技术了解和掌握的局限性,增加了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检查风险。

 

01

关注行业竞争激烈带来的市场竞争风险与盈利能力是否匹配

随着互联网技术日趋成熟,互联网行业的竞争愈发激烈,被审计单位如果存在异常的盈利能力,需引起注册会计师的警惕。如浑水公司在做空瑞幸的研究报告中提到,瑞幸咖啡门店产品平均销量及平均单价在2019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都出现了上涨,但整体营业利润亏损幅度变化不大,且2018年第二季度-2019年第一季度的单价与销售呈反比,而2019年第二、三季度的单价与销售却呈现同比上涨,如此不符合需求规律的反差需引起关注。

 

02

投资者回报兑现带来的资本回报风险
 

由于互联网企业都是短时间发展起来的,且主要是通过免费模式(补贴模式)以及通过技术的不断升级使产品或服务不断迭代,来获取大量用户,再将用户流量变现为各种类型的收益。因此,互联网企业发展过程,需要不断地进行融资。


 

管理层面对投资者回报的压力,只有让公司业绩不断增加才能带来公司股价的持续上涨,进而保证资本投资者获得满意的收益回报。互联网企业管理层在巨大的业绩压力下,财务舞弊的动机较大。对此,注册会计师应该给予充分的关注。

 

03

商业模式/运营模式缺陷带来的经营风险
 

传统互联网企业主要的盈利模式是依靠广告收入,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合作分成的模式越来越被接受;互联网企业在实际运营的过程中,为降低宣传推广费成本、同时利用现有资源,与相关合作方进行业务上的互换(例如APP开发商在与应用市场结算宣传推广费用的过程中,一部分用所开发的APP向应用市场提供推广服务进行抵偿)的情况也越来越多。

 

随着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合作分成模式以及业务互换模式的变化,注册会计师需关注商业模式的缺陷、合作运营分成模式的变化等对互联网企业经营风险的影响、以及复杂创新业务模式带来的与会计核算相关的重大错报风险,如收入确认主要责任人还是代理人的判断、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等。例如浑水公司在做空瑞幸的研究报告中提到,瑞幸的商业模式缺陷,即通过免费模式获取大量用户进行变现的模式存在缺陷,因为中国95%的咖啡因摄入量来自茶,核心功能性咖啡产品市场很小,市场极度分散,且客户对价格高度敏感,面对这样的客户群体,采用免费模式获取用户占领咖啡市场的商业模式反而使其容易陷入资金困境。注册会计师应对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予以关注。

 

04

非财务指标缺失或与收入相背带来的错报风险
 

互联网企业的价值是建立在拥有大量用户的基础上,再将用户流量变现为各种类型的收益,如APP用户的下载量、注册量、活跃度、留存率等指标,这些指标是独立于财务会计核算体系之外的,财务账面上没有反映出任何与之相关的信息。另一方面,用户量变化可能会深层次地影响着企业未来的收入和收益。

 

因此,注册会计师需关注这些非财务指标,特别是这些指标趋势与财务会计核算的收入趋势出现背离的情况。

 

01

高度重视对管理层舞弊风险的识别和评估

注册会计师在开展审计工作的过程中,要重视与管理层的沟通。通过实施询问、观察、评价舞弊风险因素(舞弊的动机或压力、舞弊的机会、为舞弊行为寻找借口的能力)、实施分析程序、综合考虑其他信息、组织项目组讨论等审计程序,识别和评估管理层舞弊风险,以及由于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进而设计和实施有针对性的总体应对措施和进一步审计程序。

 

02

了解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及业务流程,加强对业务数据的合理性分析

01

了解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及业务流程

注册会计师只有在对相关技术与业务有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分析判断企业的经营状况与业务的真实性,才能运用针对互联网企业特性的审计手段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降低审计风险。通常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访谈、检查、重新执行等方式详细了解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和业务流程。

02

加强业务数据的合理性分析

在进行数据分析时,通过对业务流程的了解,注册会计师需要充分结合互联网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特点设计相应的审计程序。如在对互联网企业客户的IP地址分析时,判断是否存在客户集中某一区域的情况,是否存在不同客户但IP地址相同的情况,以此来发现财务造假。在对互联网企业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的客户进行核查时,关注是否存在本公司员工大量充值的情况,必要时可以执行进一步审计程序,例如通过视频与客户联系,或对客户进行实地走访,以核实系统数据的准确性。

 

03

加强对原始数据的检查,重视非财务信息与财务信息的相互印证

01

关注互联网企业的主要业务指标

注册会计师应注重互联网企业与业务相关的非财务信息,寻找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的连接点,从逻辑、趋势上判断数据的合理性、真实性,充分识别重大错报风险,实施有针对性的审计程序。如获取互联网企业客户产品的注册量/下载量、在线用户数、留存率,以及公司广告平台的访问量等主要业务指标,据以分析营业收入变动的合理性。

 

通常情况下,网页用户浏览量的增加、APP下载量的增长往往预示着收入的增加,若发生重大背离的异常情况,注册会计师应核查相关原因,必要时利用专家工作执行信息系统审计。

 

02

核查平台数据以验证业务数据

互联网企业的客户较多通过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平台进行付款,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对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收款平台的数据核对来验证业务数据。

 

核对时,需要关注互联网企业第三方平台的资金流向,避免账外收入。同时,需关注并比较报告期银行转账金额、第三方平台回款金额和应收账款、营业收入等是否匹配,以此来验证业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04

利用IT专家的工作对信息系统进行审计,并对系统数据进行验证

由于互联网企业的财务信息都是依赖信息系统,注册会计师通常应当利用IT专家的工作对信息系统进行审计。这其中主要包括系统流程控制,数据集成准确性,数据备份安全性,数据查询检查等几个方面。

 

在此基础上,结合对信息系统及相关内部控制的测试和评价,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对系统业务数据的逻辑性、与财务对应的匹配情况等实施分析程序进行深入分析,以更好地验证信息系统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例如,注册会计师可以根据企业业务模式和盈利模式,借助投入产出分析、收入成本配比,分析毛利率波动及比较同行业可比公司数据等程序验证业务数据;还可以结合应收账款、合同负债与经营活动现金流等报表项目的勾稽关系,来判断信息系统数据的准确性。